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最新解读
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新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改革,旨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造价管理规则,减少政府对价格的不当干预,充分发挥企业自身活力。
一、新标准背景与目的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工程建设实行以定额为核心的政府定价制度,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价格均严格套用政府定额计算得出。然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初步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发承包双方开始通过招投标确定合同价款,并以此作为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尽管如此,在国有投资领域,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依赖政府发布的预算定额,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等。
因此,《标准》的主要目的是在工程建设发承包及实施阶段完善市场化造价管理规则,厘清交易定价和企业成本的关系,明确市场化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加强风险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控制,并强调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要求。
二、新标准主要内容与变化
《标准》包括基本规定、工程量清单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投标报价编制、合同工程计量、合同价款调整、合同价款期中支付、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价款争议的解决、工程计价成果与档案管理等内容。与旧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相比,新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 修订不同合同形式的风险范围及承担规则
- 增加投标报价澄清或说明
- 修订施工措施项目计价规则
- 删除合同价款约定章节,增加合同选择与要求章节
- 修订合同工程计量与价款调整规则
- 删除工程签证条款,增加新增工程计量与计价规则
- 增加施工过程结算计价与支付规则
- 修订合同价款争议解决的办法
- 删除工程造价鉴定章节
三、新标准实施的意义与影响
新标准的实施将对工程建设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它将有助于减少政府对价格的不当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新标准将促进工程造价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工程造价市场形成机制的完善。此外,新标准还将对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变更索赔、价款结算等一系列造价活动进行规范,有利于引导国有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升级。
对建设单位而言,要逐步摆脱对政府定价的依赖,掌握市场真实数据,科学合理编制各类造价文件,并增强市场意识,在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合理确定风险、变更、价格调整等条款。对施工单位而言,要尽快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成本管控能力,注重提升技术能力、装备水平和现场管理能力,优化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案,实现降本增效。对造价咨询企业而言,要实施全过程造价管控,相对于传统造价咨询模式,企业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四、结语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50500-2024)的发布是我国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里程碑。新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市场化造价管理规则,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各相关单位应积极适应新标准的要求,加强学习和培训,确保新标准的有效实施。